在北汽,这样做强科技创新的人才引擎

2022/09/15 分享到 weixin sina

图片

 

科技创新决定着企业发展的高度。在这条通往星辰大海的路上,北汽集团一直在奋力奔跑。而抓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人才。在北汽,数万名专业科技人才在不同岗位上用智慧和汗水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1成为“人才磁场”

图片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一直以来,北汽深入实施一系列重磅人才计划,不遗余力打造科技创新人才聚集高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科创氛围浓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北汽制定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引进清单,加大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战略性人才的引进力度。发挥海外高层次、青年领军、科技专项等重大人才工程带动作用,战略牵引梯次有序,储备集聚了一大批领军人才。

政策支持强化。北汽集团建立了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依据各支队伍任职资格及特征,打造专属成长培养方案,并通过人才轮岗、政策指导、服务协调、检查督促等工作,全面提升各领域人才能力水平。同时,设置优秀人才奖励基金,设立“优秀创新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优秀海外归国人才”“优秀技能操作人才”等奖项,让高层次核心人才脱颖而出。

充分激发活力。北汽发挥国家级工作室、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职工创新工作室等各类人才平台载体作用,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和智力资源的乘数效应,加快重大项目研发的孵化、重要项目的落地。聚焦轻量化、智能网联、燃料电池、纯电与插电动力系统、整车电控与集成等领域,建立智力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交流分享。

 

2镌刻“北汽印记”

图片

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大范围汇聚英才,是北汽孜孜以求的目标。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版图上,镌刻着清晰的“北汽印记”:

深耕科技不断求索,电动汽车三电平台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氢燃料电池客车关键技术及应用、BJ80轻型军用越野车自主研发、BJ40系列轻型越野汽车的开发研制相继荣膺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国汽车行业最高级别科学技术奖项;

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联网、电子架构四大领域,已形成智能化核心技术与开发能力、系统集成以及资源整合等综合性能力,以“软件+服务”驱动全新一代智能汽车产品;

产业进步不断赋能,承袭多年在电动车领域的经验和技术累积,与70余家全球知名供应商联手打造自主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极狐;北京汽车魔核动力1.5T发动机用超过40000小时的全场景严苛测试,锤炼极致可靠的品质;历时5年磨砺打造中国商用车首个技术品牌“银河技术”,超级动力链、智蓝电驱链、“蚁象”轻量化技术、智科网联全部纳入其中……

 

3绘就发展蓝图

图片

归根结底,科技创新决胜未来发展,北汽锚定长远,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为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活力制定了更加宏伟的蓝图——

打造更强队伍。在不久前发布的校园招聘计划中,北汽集团今明两年将招聘研发类、制造类、营销类等岗位共3300余人,其中,研发类人才占比超过50%。来自核心研发技术板块的用人需求主要涉及“三电”、智能化、网联化、越野技术、整车基础等多方面岗位。

建立更新机制。自今年初,由集团党委组织部牵头,协同人力资源及技术产品等职能部门先后拟定了北汽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北汽集团首席科学家聘任管理办法、专业技术带头人评聘管理办法等,加快北汽集团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

搭建更大舞台。不断拓展外部资源合作边界,积极对接高校、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外部创新资源,助力集团主业发展。同时,积极整合内部创新资源,带动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及省市级创新工作室、引智基地等优质平台载体的能量释放,打造吸引和培育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的综合优势。

 

 

建议反馈 您的每一条建议声音,我们都认真对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在线留言

有任何问题,欢迎在此留言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请在这里留下您的信息与需求,我们会在24小时内回复,并给您致电~

0/200

验证码